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批没有缓冲层,质量低劣的电动自行车头盔。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还有一些头盔厂家为了博人眼球,将头盔设计为电饭煲、烧水壶等奇特形状,且未在商品详情页明确注明其适用范围,这样的头盔是否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强制性国标GB 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实施在即,消费者又该如何判断现有头盔是否合格?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联系到了央视“3·15”产品安全实验室检测机构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和检测仪器制造商东莞宏图仪器有限公司寻求答案。
近期市场上有不少外形奇特的头盔较受欢迎。记者在电商平台上看到,这类头盔改动多样,小到加装有“猫耳朵”、小风扇、马尾辫,大到整个外形酷似电饭煲、烧水壶,其售价多在40元至500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店家并未强调该头盔的使用场景,且商品宣传图为使用者佩戴该头盔在公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但也有少数店家在头盔的商品详情页面标注了“无保护性能”“不可佩戴上路”。
当记者询问一款未注明“不可上路”的电饭煲头盔产品“是否有保护作用”时,客服明确表明“有保护作用”,但当记者进一步追问是否执行标准或有3C认证时,客服却回答“没有,该头盔为装饰性头盔。”
这类“个性头盔”有没有保护作用?能否当作正常头盔来使用?东莞宏图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华表示,头盔的安全性会受到外形影响,因此,不建议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
“在GB 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里面有一个测试项目叫‘头盔表面摩擦和凸起结构剪切测试’,它主要讲的是骑乘者在佩戴头盔发生事故摔倒时,很有可能由于惯性身体或头部会在地上滑行一段距离,这个时候头盔的表面结构太多会增加佩戴者颈部受伤的风险。”李建华向记者介绍,比如,头盔的表面结构如果被别的物体卡住了,就会阻止佩戴者继续滑动,这个时候就会给颈部造成很大的压力,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
“而外形不规则一定会影响头盔的性能,所以一款产品的出现不要偏离这款产品本身应该存在的使用功能。头盔还是应根据这个产品本身所体现的功能去设计他的造型,不要过于盲目的迎合一些猎奇的需求,即便有少数特殊情况,也应标注使用注意事项。”李建华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多执行GB 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与GB 24429-2009《运动头盔 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两项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为提升我国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以下简称“新国标”)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李建华介绍,“首先是在测试头型上面,头模的规格由3类变更为5类,增加了特大和特小两个尺寸。我们围绕5个尺寸的头型做了3D模型数据重塑,将头型三维数据调整得更接近中国人的头颅轮廓;第二,新国标增加了一个碰撞能量吸收的测试模式,使其更加接近自由坠落。再就是增加了凸出物摩擦和剪切测试、镜片的耐磨和雾度测试、反光标的要求等。”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工程师周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首先, 可以把头盔翻过来,掀开内衬,看看头盔有没有可以吸收碰撞能量的缓冲层。第二,可以用手指按一按这个缓冲层,感受一下缓冲层的密度怎么样,密度稍高一点的缓冲层会更好;同时,头盔的壳体一般应该采用工程塑料。最后,需要检查织带插扣系统,可以辨识一下织带的编织密度,编织密度较高一点的会比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一次较大幅度的跌落撞击后,消费者要更换新的头盔。“头盔在发生事故、经历跌落撞击之后,撞击部位尽管外壳没有很明显的破损,但实际它的内部缓冲层可能发生了肉眼不可见的变化,比如缓冲层破裂或撞击部位的缓冲层变薄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头盔的保护性能。”周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