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在这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津沽大地无处不在创造,处处都显生机。
2023,在这个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个3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天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抓机遇,产业协作不断深化;谋创新,发展动能接续换挡;强链条,重点产业成龙配套
“习总指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同时强调,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年全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制造强国征程中奋楫笃行,持续贡献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天津力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局长尹继辉说。
12月13日,由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总包的印尼海洋特钢有限公司1450mm热轧卷板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这条热轧卷板生产线是我们与印尼这家公司合作的第4个项目,其中包含多项中重科技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项目投产后将大大提升海洋特钢这家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的竞争力。”中重科技董事长马冰冰称。
中重科技是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制造企业,今年4月作为国家注册制下全国首批10家上市公司之一,成功在沪市主板上市。马冰冰告诉记者,该公司智能化型钢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紧抓国际市场需求活跃度提升的机遇,国外市场占比逐年提高。
抢抓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加大时机,我市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前三季度出口量同比增加95.9%。“前三季度,公司太阳能电池出口同比增117%。”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外贸业务经理闫倩说。
这样的“机遇”当然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1月底至12月初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我市240余家企业在“1+6+N”系列推介活动中频频现身,签约渤海中部海上风电、麦康医药等220亿元项目。
“加快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我们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把支持我市生物医药、工业母机、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发展纳入国家规划体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杨冬梅表示。
融入京津冀产业协同,三地工信部门建立对接合作机制,联合开展产业协同课题研究。我市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签署超百亿元5G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信总投资超百亿元建设京津冀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中石化投资288亿元在南港建设120万吨乙烯项目,带动下游新材料产业发展;通用技术集团机床二级总部落户天津,打造工业母机国家队。
联想投资18亿元在津建设的创新产业园11月全面落成。在这个产业园,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线正快速运转,物料自动传送,元器件贴装精准高效,9秒即可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
“年产300万台,智能笔记本产线%,居行业第一,是行业常见水平的2至3倍。产业园建成后可每年给天津贡献产值100亿元。”联想创新产业园(天津)项目负责人郑爱明介绍。
加强三地产业协同,我市梳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上的配套零部件企业清单,推动纳入京津冀区域龙头整车供应链。
“我们设立汽车专班,围绕三地整车企业,为零部件企业提供撮合对接、产融服务;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吸引长三角、珠三角汽车企业来津创业;依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场景,争取车企和零部件研发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系统方案解决商、车路协同科技企业落地天津,为天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11个月,全市新能源车产量增长近3倍,带动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8.6%。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氢能、高端工业母机、机器人6条重点产业链,京津冀三地分别牵头完成产业图谱绘制工作,将在产业链图谱绘制基础上,增强三地强链补链工作机制衔接力度,联合开展协同招商,推动京津冀强链补链各项任务落地。
2022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的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又有喜事临门,旗下80多年历史的“三鱼”品牌成功入选商务部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这个先后创造国内首个滴丸制剂、首个激光打孔片等10多项行业第一的企业,在这一年屡出新招,为企业未来发展铺垫出接续换挡的新动能
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制度“一人一策”吸引高技术人才落户,建设天津市缓控释及固体分散体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年吸引10多位中高端人才加盟,研发团队人数增加至60余人;
实施多元化中长期激励,继年内首次完成对特定员工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外,又建立项目跟投机制,11%的员工对“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研发项目”出资,跟投出资比例达项目研发总投资的18%;
另外还有全面推行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主管以上管理人员全部通过竞聘方式上岗
“这些创新机制实现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与公司共担市场竞争风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与活力。”力生制药、董事长张平介绍。
效果如何?2023年前三季度,力生制药实现营业总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1.06%;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204.26%;扣非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22.22%。“同期全国医药行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是下降的,所以我们力生制药表现还是挺亮眼的。”张平说。
今年新认定为瞪羚企业的天津精仪精测科技有限公司从2015年年底初创3人起步,今年职工人数接近100人,8月份还获得高瓴创投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精仪精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50余项,目前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三个第一”:第一家应用于供水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研发与制造;第一家完成长输调水管道光纤监测系统研发与施工;第一家实现热力带压水管精确漏点安全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
“我们打破国外垄断,在国内首家研制出谛听系列给水管道内检测器,可以利用高灵敏度音频采集系统与高清摄像头,在伸入供水管道做检测时精准定位泄漏点,误差在1米以内。”公司董事会秘书谭政告诉记者,“今年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0%,A轮融资的完成,将助力企业步入黄金成长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升创新能力,2023年天津全面梳理8大产业34个领域134项支撑“国之重器”的核心技术,摸清我市产业创新家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累计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0家,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三;推动创新平台建设,现代中药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中科院工生所、天津药研院、“芯火”双创基地等一批产业创新平台,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达到11家。
中交一航局自航式沉管运装一体船、超算中心“天元”生成式大模型、久日新材i线光刻胶等一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未来我们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培育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尹继辉说。
“天津扭住产业链这一核心抓手,实施链长+链主双牵引机制,遴选认定首批95家市级链主,围绕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做大龙身,化点成珠、串珠成链,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配套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生态。”杨冬梅介绍。
在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全龙告诉记者,作为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条之一信创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麒麟软件连续12年保持中国Linux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并同时在桌面端和服务器端两大市场均位列本土厂商第一。
“目前我们组建了数千人的核心团队,带动数千家上下游生态企业加入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体系。”全龙介绍说。截至2023年10月底,麒麟软件已与7000多家厂商建立合作,完成超300万项软硬件兼容适配,生态适配官网累计注册用户数超5.1万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6.27%,实现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155.24%。
麒麟软件所在的“中国信创谷”加速建设,产业规模已超过800亿元,信创产业生态企业超过1000家,形成以基础硬件、软件系统、信创+服务为核心产业链条,以信息安全为保障的信创体系。
我市绿色石化产业链龙头企业渤化集团今年11月将旗下海晶集团的千吨级生物发酵试验平台、尼龙6切片及改性试验和产业化验证平台、多层共挤薄膜试验和产业化验证平台、百吨级氟化工试验和产业化验证平台;渤海精细的精细化工中试平台;渤化资产的化学试剂技术研发平台向天开园企业开放。
“我们旗下19家企业22名企业主要负责人、科技创新负责人被天开发展集团聘为创业导师,将向园区企业提供项目论证、创业辅导、咨询诊断、创业培训、应用场景对接等服务。”渤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我市工信部门专门成立抓项目促投资工作专班,建立周衔接、月调度、季总结工作机制,清单化推进本年度100项重大工业项目和100项工业技改项目。
“紧盯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我们实施包联服务、入企服务,全年协调解决问题1384个,仅领导班子成员就深入一线次;组织钢铁、汽车等产业链撮合对接活动378场,服务企业8800家,形成成果673个,有效发挥供需协作扩市场、企业减负降成本作用。”杨冬梅说。
狠抓制造业招商引资,完善“1+N”产业链招商体系,空客A320第二条生产线、吉利商用车、恒河碳五碳九、大船天津船舶基地、诺和诺德扩建等总投资974亿元的75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今年前11月,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拉动效能持续释放。
出台新政,对新一轮工业技改项目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津药达仁堂集团用国家和地方给予的3000余万元技改资金支持,启建滴丸智能制造基地,明年初投入使用后,产能可翻4倍。
“生产线从药品装瓶到成盒,再到码垛、入库、登记,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未来企业也将打造黑灯工厂。”津药达仁堂集团第六中药厂滴丸智能制造项目组负责人王童表示。
据了解,全市今年累计打造类似滴丸智能制造基地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达到了300个,全市两化融合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龙身”不断在壮大,前11个月,全市12条产业链在链规上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9.8%,航空航天、集成电路、车联网产业链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9.7%、18.5%、17.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加快0.1个、0.2个百分点,实现稳中有进、逐季向好。
同时,上下游配套企业布局不断延链,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初显。今年全市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累计认定28家,市级单项冠军1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累计认定253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7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3000家。累计培育出7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信创谷”等32个市级产业主题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载体。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行进在新型工业化“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的万里征程上,天津工业重任千钧再奋蹄。(津云新闻编辑刘颖)